无私奉献,薪火传承  彭烁

——读《习近平扶贫故事》有感

发布人:新闻 发布日期:2022-01-03

五(2)班    彭烁

       今年暑假,我阅读了一本名为《习近平扶贫故事》的书,它选编了习近平总书记从1969年到2020年间从梁家河到正定,再依次担任福建省省长、浙江省省长、上海市市长,最后调任中央的扶贫故事。

       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,他先后在中国的县、市、省、中央工作,四十多年来,扶贫工作始终是他工作的重中之重。十五岁那年,习近平总书记作为知青从北京来到了梁家河,一干就是七年,这七年里他在窑洞教年轻人读书写字,帮助村里挖了一口三十多米深的水井,解决了村民的用水问题,他帮助村里打了一口沼气井,让村民用上了沼气;他还帮助村里建成了大坝、办了铁业社、缝纫社,建立了代销店,让梁家河村有了自己的村办产业。

       在往后的工作中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踏访了全国各地的贫困县,在河北、海南、福建、内蒙等多地下乡,了解民情,针对各村的不同特点提出扶贫政策。即使是车开不进去的偏远的山区,习近平总书记依旧坚持亲自徒步入村实地考察,以最平常的语言和基层老百姓交流,老百姓都说习近平总书记一点架子都没有。

       读完这本书,我的内心产生了深深的共鸣,因为我的爸爸也是一位扶贫干部。在我三岁的时候他远赴梅州,当时家里正需要他照顾,但他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去扶贫,并且一去就是三年。小时候,我总是特别羡慕别的孩子有爸爸妈妈一起陪伴,而我却只有妈妈在身边。每次我夜里生病看到妈妈抱着我奔波的时候,我心里就特别埋怨爸爸。

       在我六岁的时候,爸爸结束了扶贫工作,他带着我和妈妈回到他曾经工作过的兴宁市泥陂镇。车子在镇政府大院停下,爸爸指着一栋破旧的宿舍对我说:“看,这就是爸爸曾经住的地方,那辆小破自行车就是我的主要交通工具”。宿舍的外墙都已经长满了青苔,有些地方还露出了砖块。我特别震惊——很难想象在广州住着舒适的高楼、开着轿车上班的爸爸可以忍受这样的工作条件。爸爸又带我来到了村广场,他告诉我,以前这里只有泥泞的小路,一下雨就很难通行,现在小路变成了宽敞的油柏路,还有明亮的路灯,他给每家每户通了自来水,给村里修了一座广场,安上了健身器材,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,他还给村里引进了优质的竹稻米,请来专家教农民科学耕作,如今竹稻米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,已经使得村子全面脱贫。

       我听着,眼睛不禁湿润了,“家是最小的国,国是千万家”,我的爸爸舍弃了自己的“小家”,成全了“大家”,都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,不过是有人负重前行。正因为有了扶贫干部的无私奉献,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,我们国家已经全面实现脱贫,他们用自己的青春打赢了脱贫攻坚战。作为时代接班人的我们,应该义无反顾地传承父辈的薪火,激昂青春,请祖国放心——强国有我!